上半年,达州市供销系统新组织18个农产品专合社参与农产品“产销对接”,完成全年任务的90%;新建直供直销网店(点、超市)24个,完成全年任务的60%;超市设鲜活农产品销售专区16个,完成全年任务的53.33%;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2个、配送中心3个,实现农产品购进13198.28万元,农产品总销售额17808.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5.65%,其中融入重庆销售6198万元,同比增长160.31%,完成全年任务的53.9%。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根据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五年规划,年初制定全年目标任务并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全年组织20个农产品专合社参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新建直供直销网店(点、超市)40个、超市设鲜活农产品专区30个、配送中心3个、新建改造冷气库1个,实现总销售额3.2亿元,其中融入重庆销售1.15亿元。
二是加强指导,强化督查。2012年达州市供销系统主城区获市财政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补助资金80.65万元。为用好此项补助资金,确保财政补助资金产生实效,进一步推动主城区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店(点、超市)建设,今年4月,市社对主城区去年新建的16个直供直销店(点、超市)开展产销对接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发现部分鲜活农产品直销店关门或者停业。通过召集相关专合社了解情况,分析了鲜活农产品直销店关门或停业的原因,责令其在6月底前及时恢复停(歇)业的直销门店。为加强监督,进一步完善对接机制,市社下发了《关于报送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统计报表的通知》,督促各直供直销店建立销售台帐,每季度统计上报。
三是抓点示范,典型推动。为真实了解各县(市、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开展情况,4月,市社先后到宣汉、开江、万源、渠县实地调研,加强指导,扶优扶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亮点凸显:万源市供销社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以南虹公司为载体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加快发展,万源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规划5亩左右土地用于南虹公司冷藏、配送设施建设,并为其购买一辆冷藏车,支持25万元用于在通川区达州宾馆对面设立万源市特色富硒特色农产品直销店;渠县供销社投资7.6万元建立香椿专合社,占有51%股份,种植面积1700亩,争取到林业局对种植幼苗给予一定补助,合作社带动了周边6个乡镇。
四是积极协调,争取政策。为抓好达州市主城区“菜篮子”工程,促进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蔬菜经营业主等做好蔬菜销售工作,根据《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方案的通知》和市财政局、农业局、商务局《关于印发〈达州市常年蔬菜生产和流通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达市财农〔2011〕70号),协调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联合制定出台了《2013年达州市主城区蔬菜营销环节财政扶持政策》,已下发执行。
下半年各县(市、区)社要高度重视,盯准目标、查找差距、倒排工期、查漏补缺、增添举措,充分发挥供销社组织、经营、服务优势,力争此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起有效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加快进度,确保年初既定目标如期完成;二是进一步拓展农产品直销店建设,加强对主城区直供直销网店(点、超市)的监督检查,完善统计报送制度;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及时组织申报2013年达州市主城区蔬菜营销环节财政补助资金项目。